Loading color scheme

2018春季論壇人物專訪

點擊數: 3419

本會於3/16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與台灣活動發展協會共同舉辦「會展活動的巧思與魅力」論壇,邀請多位曾經舉辦過大型活動領域的專家及業者來參與此會展界之盛事,與談內容精闢、互動熱絡。論壇下半場以「城市創新與市民參與的設計思考」為題,由中華國際會議展覽協會-葉泰民 理事長主持,與談人包括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張基義 董事長、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龔書章 專任教授、臺北設計之都顧問、主持策劃-水越設計 周育如 創辦人、N u i t B l a n c h e白晝之夜-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劉真蓉 主持規劃設計師、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台灣好基金會 李應平 執行長、大稻埕─世代文化創業群 周奕成 主持人,對談內容甚具參考價值,爰本會摘述如下,與大家分享。

【葉泰民】
首先有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張基義董事長,張董事長一直以來在台灣推動美學教育,也曾任台東縣副縣長的張董事長來與我們分享您以公部門及NGO的角度分享在推動上遇到的問題?以及台灣未來要如何進一步向前走?

【張基義】
在台東的經驗中,各位也了解台東是資源較為匱乏的城市,但要如何為台東找到新的可能性?在推動地方發展上我們了解自己的價值及品牌形象,並與其他縣市做出區隔,利用台東現有的資源文化,結合創新及形象推廣,舉辦台東國際熱氣球嘉年華,近年也陸續舉辦國際鐵人三項競賽及多項運動賽事,這些都能使台東獲得形象的改變以及企業投資及工作機會的增加,突破台東既有的侷限,更重要的是,轉變的過程中加入設計創新,讓形象包裝、活動企劃都有創新性的改變。

如果台灣能夠舉辦更多的大型活動,促使設計、文化或者藝術工作者與會展相關產業結合,帶動台灣產業轉型與人才培育,這是產業相當好的機會;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成立了14年,核心宗旨為幫助台灣傳統產業進行品牌的轉型,包含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及空間設計等。就以「設計翻轉」來說,最重要的是將設計理念帶入公共服務中,例如改善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的問題,透過社會設計與設計思考,以及公部門與民間業者聯手合作,共同推動改善城市之不便,另外,台灣也是亞洲設計創意文化人才最多的地方,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資源投入,讓更多專家攜手打造台灣的未來。

【葉泰民】
張董事長提到台東與交通部觀光局合作的「台東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我認為這是觀光領域上是很重要的突破,但大家思維上還是以人數來評比居多,我們應該呼籲政府要更重視這一產業,想請問張董事長「觀光」、「設計」與「創新」未來要如何合作?或者創造出吸引其他觀光客的內容?

【張基義】
觀光產業很重要的是能夠與文化、農業等許多產業結合,創造深度體驗的觀光,而未來的觀光應該是在地能量的盤整及跨界的整合,所以最重要的是打造在地文化的品牌,清楚知道自己定位在哪裡。

【葉泰民】
接下來歡迎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龔書章 專任教授,龔老師是申辦「2013年台北設計之都」的總策展人,想請問龔老師,如何用設計來翻轉城市?以及「地方創生」是什麼?

【龔書章】
城市在21世紀有非常大的改變,大家都在談宜居城市,就是城市與人、以及文化的連結創造出城市的獨特性,其實城市評量指標中,台北在各項都有相當的優勢,很多人覺得臺北不漂亮,為何當年要申請設計之都?我們的想法是為台北爭取21世紀的發言權,也希望台灣年輕人面對自己文化社會的在地性;地方創生最主要的是我們希望二代回流,二代能啟動自己的文化並生活在裡面,並非純觀光及美學,而是整體的文化啟動,開啟城市的效益比效率重要,效益是在大家有一個共同價值後才能進而帶動後續的效率。

【葉泰民】
接下來歡迎臺北設計之都顧問、主持策劃-水越設計 周育如 創辦人,想請問育如,有什麼機會能讓城市的面貌變得更有趣?

【周育如】
到今天我在設計業已有24年,在我從事設計第8年時,我思考著難道設計的價值只有協助商業客戶做品牌嗎?我認為設計應該可以為地方做一些改變。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散播自己能量的可能性,它可以加速這個城市進步的腳步,而且設計的目的並非只是美觀,應該是讓每個人能創造自己的風景出來。

【葉泰民】
接下來歡迎N u i t B l a n c h e白晝之夜-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劉真蓉 主持規劃設計師,想請問真蓉,「白晝之夜」的意義是什麼?另外以市民的角度你覺得這活動為台北帶來了什麼?

【劉真蓉】
白晝之夜是希望讓參與者在晚上走在我們設計的空間裡,能夠對這個城市有強烈的城市印象,並了解這座城市的文化發展。這是一個全民性的活動,在這個時間及空間裡,不分年齡、族群,可以促成大家的交流,也讓台北更有設計感。

【葉泰民】
接下來歡迎大稻埕─世代文化創業群 周奕成 主持人,想請問,你是用什麼想法來改造大稻埕街區及舉辦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並且是用私人的力量來推動?

【周奕成】
我覺得大稻埕在現今代表的意義並非「老」,也並非一個「地方」,它代表的是一個「時代」,大稻埕是台灣進入現代社會的象徵。在那裡有非常多的貿易,且也不斷的再創新。另外「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我們把它當作是代表台灣現代化年代的藝術節,使它能夠永續經營繼續擴展下去。

【葉泰民】
接下來歡迎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台灣好基金會 李應平 執行長,想請您分享台灣好基金會,以及在鄉鎮的推廣中發現了什麼?

【李應平】
我們發現池上這片土地非常美麗,所以我們思考著是不是能協助地方發展觀光、產業及其他可能性?後來我們發現池上本來就有非常好的地方文化及自主性,所以我們開始在2010年與地方人士共同舉辦了「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每年透過不同藝術家及歌手到當地作演出,成功推廣池上到全世界。在這幾年努力之下,現在大家對池上的印象不再僅僅是池上便當,而是更深入了解在地人的文化。另外,地方創生重要的是鄉鎮所具備的特色、價值是什麼?以及當地人想要什麼?首先必須先找到鄉鎮的文化才能找到最重要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