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lor scheme

台灣推動地方創生的政策意涵

點擊數: 9327

(編者按)會展協會為順應「2019地方創生元年」,於3月8日舉辦一場「會展觀光帶動地方創生論壇」,希望各個縣市會展觀光也能與地方創生結合,用觀光客來彌補鄉鎮人口減少的策略和手段,而達到人進得來,錢留下來。論壇中難得邀請到國家發展委員會郭翡玉副主委來做專題演講「台灣推動地方創生策略與作法」,內容十分具有參考價值,爰重點整理如後,供大家參考。

臺灣推動地方創生計畫主要係解決人口問題,尤其是針對人口分布不均勻的問題。因為區域人口的不均衡,造成許多偏鄉地區的人口一直在減少,人口太少連基本設施維持的機能都不在了,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人口更少,造成滅村的危機。看到這些問題,行政院乃於106年12月宣示三大施政主軸之一,即是要根據地方特色,發展地方特色產業,讓人口回流,青年返鄉,解決人口變化,亦即推動「地方創生」政策,並宣示108年為地方創生元年。

臺灣人口趨勢在2015年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達最高峰,2016年開始下降,2017年2月起,65歲以上人口超過14歲以下幼年人口。2018年出生數較前一年減少12,243人,初生人口跌破19萬人,3月高齡人口占比超過14%,開始進入「高齡社會」,預估2022年總人口數開始呈現負成長;2016年高齡人口占比超過20%,開始進入「超高齡社會」,到2027年,人口紅利結束,2034年全國每2人就有1人超過50歲。2036年18歲大學入學年齡人口開始持續低於20萬人,2054年總人口數開始低於2000萬人。

為什麼要做地方創生?就是因為上述總人數減少,且人口過度集中都會區,人口減少縣市遠大於增加縣市。地方創生在全國368鄉鎮中,就人口規模、人口變化率及居民收入三項指標來評估,選擇134鄉鎮優先推動。這134鄉鎮屬於人口外流嚴重,居民相對弱勢,基本生活設施及功能維持困難,其土地面積占全國66.5%,人口數則占全國11.6%。

地方創生目標希望達到帶動人口成長,依地方特色,導入科技,發展產業,促進島內移民,達成「均衡台灣」的效果。具體目標在2022年地方人口移入數等於移出數,進一步在2030年達到地方人口回流。

地方產業發展在於創造具特色的DNA,而所謂的DNA即是運用科技導入,以協助該地發展相關產業。此產業包括一級產業之生產、二級產業之加工、三級產業之服務與行銷。此為整個地方創生的精神及目標。我們期許在2030年時,讓實施地方創生地區的人口達到正回流的成效。至於地方創生的計畫制定及如何達成地方創生的方法,將參考日本的經驗,此地方創生製造了工作跟人的連續循環,並達成支撐良性循環的城鄉活性化。在此兩大策略之下,區分為「未來我們策略的內涵」、「推動地方創生」、「未來創生事業計畫的內涵」為三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最重要的就是創造就業機會,即創活化地方經濟,是極為重要之策略,第二個則是建設城鎮都市,以此點亮城鎮,讓人可以定居,讓整個城鄉街區達到機能活化的效果,第三個是推動台灣品牌來擴大與國際的連結。

如何達到地方創生的部分,目前有幾個推動策略,第1支箭就是「企業投資故鄉─認養創生事業」,第2支箭則是「科技導入」,第3支箭則是「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第4支箭就是「社會參與創生」,第5支箭就是「品牌建立」,最重要的就是地方要體認到地方發展的危機,地方建立出社區的意識,藉著整合部會和整合全民的力量,一起來推動。

第1支箭企業投資故鄉部分,即希望透過企業讓企業產生對故鄉的情感或者企業社會責任,使企業願意到這些地區投資或認養。不論是出錢或者出力,得以協助地方創生發展,至於出錢的部分,則有捐贈地方創生專戶可供使用,出力方面則是企業可投入良好的技術與經營管理的策略,對於地方產業有關的發展都可以協助,同時政府部門為了要鼓勵予企業來投資認養故鄉,不論在稅負、租金的彈性,或者在觀光法相關的調適,以此來增加企業的認養,達成投資故鄉的誘因。

國發會結合相關部會,舉辦名為地方創生之工作會議,此會議等同於院長主持的會報。在此工作會議架構之下,扮演一個媒合的平台,去媒合地方創生事業跟企業投資,國發會將積極跟各業界代表說明地方創生的用意,並邀請他們共同來投資地方創生的事業。

第2支箭則是透過科技導入(ABCDE),運用目前最前端的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 Chain)、雲端技術(Cloud)、大數據(Data)及生態系(Ecology)。希望不論是在發展地方的產業,或是從生產製造行銷品牌,都可以建立到雲端管理來發展地方產業。同時也將導入應用科技,讓雲端的工作、智慧的交通,甚至醫療;或者是教育的應變來維繫城鎮的功能。過去很多偏鄉的發展受阻是因為交通不便,可是現在的消費及生活習慣都在改變,未來有機會應用網路取代的馬路,也可能增加很多偏鄉的未來創業及生活上的便利性機能,建立一個良好的網路基礎,吸引新創產業投入。

第3支箭則是整合各部會的創生資源,包括了政府的財政資源、資訊、數據及人才。在財政的部分,盤點過去各部會100多項的計劃,並從中挑選出37項計畫,這些都是未來能跟各個地方合作實施地方創生的計畫。此系統即將在3月正式上線服務。

第4支箭就是整社會參與創生,協助鄉鎮尋找DNA創生願景,提出創生事業提案,並媒合資源邀請企業投資執行。

第5支箭,在於品牌的建立,盤點地方的DNA,進行地方特色產業開發,推動遊憩加值,善用媒體宣傳,辦理文化節慶,吸引觀光人潮,並運電子商務,拓展行銷通路,於海外市場參與展覽會。

在推動架構上,地方社區的共識非常重要。社團、企業、學研,要共同尋得地方願景,形成地方的提案,組成完整的地方創生的計畫,不只政府部門可提案,民間產業、社團也一樣可以提案。經過共事者的討論過程,並提出提案的方式,由下而上,由鄉鎮提出;或者是由縣市跨鄉鎮提出,像中介城市帶動幾個鄰近的鄉鎮,一定要縣政府跨鄉鎮來處理 ,由上而下,政策性引導;甚至於有部會的提議是主題式的,這可以跨鄉鎮、跨縣市來做,由上而下的地方創生計畫推動。未來只要清楚的說明地方DNA是什麼、利害關係人、是誰要執行這些計畫、這些計畫誰會受益、這個計畫是怎麼樣有共識形成的過程 以及創生事業的構想、舉辦的時辰、地點、方式,還有需要什麼樣的資源需求。例如:經費、法規調適的需求,都可以在創生計畫提出來,在地方創生工作平台的工作會議裡,政府就會媒合資源。原則上格式會很簡單,KPI要清楚, 告訴政府這些計畫可以創造出多少就業機會,可以吸引多少旅客,人口可以回流或者定住的部分,希望不要造成太多行政上的程序。

人才和人力資源也相對重要,要推動地方創生需要地方上的人手當前是非常不足的,地方創生又是需要多元的、多方面的人才。未來會透過公務人員的借調方式,由中央的公務人員回鄉認養故鄉,可以用借調的方式,用兩年到四年回鄉來服務。過去許多人在很多地方舉辦地方創生的活動,在各地都做了許多努力,現在這個計畫不同的部分,就是希望要把過去的努力整合起來,把中央的力量串聯起來,同時希望藉由串聯政府部門、民間部門一起來努力。

在今年2月立法院的報告中有提到施政的一個方向,第一就是要好生活,第二個要經濟優先,第三要文化壯大,第四要文創部落,第五要團結一致。地方創生就是要秉持這樣的精神,我們要安心的生活,我們要經濟優先,讓地方創造就業機會,要經濟活力,需要文化創意的加持,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選擇134個鄉鎮優先帶動地方創生,是因為我們要照顧弱勢,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合作。